(长江网 新闻记者 杜思祺 刘甜甜)东北锅包肉、川味麻婆豆腐、恩施油茶汤、沔阳三蒸……这些诱人的美味不是出自大厨之手,而是由大学生们亲自现场烹饪。5月23日,在武汉商学院校园的烹饪秀场上,来自省内外15个地方的69名大学生选手分成19组,操起锅碗瓢盆,将各自家乡的美味摆上擂台,制作了55道家乡菜。
巧手翻新家乡菜
水果味儿的糕点很多,但水果味儿的粽子你尝过吗?宜昌代表队的乔岳飞、姚振杰、鲁桂华和姚亚敏在现场翻新家乡菜,水果味儿的“彩虹水晶粽”吸人眼球。
将粽叶从中间弯曲,呈十字摆放,然后中间留出一个窝,用新鲜的芒果、圣女果、李子、橄榄、紫薯等7种水果加上白糖、蜂蜜调味包入窝中,最后将粽叶顺四周包裹起馅料,七种水果就这样化身成“彩虹水晶粽”。
“从记事起就知道每年包粽子是习俗,自己也参加过几次。在河边,乡亲们一边欣赏着在水中“激荡”的龙舟,一边比赛着包粽子,感觉很好”,鲁桂华笑言。
独特造型展“家乡风”
用丁状黄瓜“砌”成的城墙,将三鲜切成编钟棒状,同时将方状三鲜块摆成编钟形。随州代表队的“编钟三鲜”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风韵。
“每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炸三鲜。这期间,几乎每家饭桌上都会飘出炸三鲜的独特香味,带着浓浓的年味,充满了家的味道”,选手丁曼对这一年味情有独钟。
身着土家族的衣裙,来自恩施的女孩儿向福燕一将土家族社饭端出来就吸引了大家的眼光。六个小蒸笼,分成1个,2个,3个三组,寓意节节高,构思十分精巧。“土家人十分看重“ 过社”,家家户户乐此不疲。过社时,都兴做香喷喷的社饭”,“这也是我身着盛装的原因”,向福燕说。
用白萝卜雕刻成孔雀的上肢,将巴西叶卷曲造型成孔雀的羽毛,家常的珍珠糯米圆子在天门代表队的4名学生的巧手下“穿”上了新装,变成了一只展翅的孔雀。制作过程也是相当讲究,把新鲜猪肉剁成泥状,挤成元子,再将水泡过的糯米用筷子夹起,一粒粒地插在元子上。精细的制作,不仅外型美丽大方,口感也独具风味。
记者发现,除了精心烹制以外,每组参赛学生都在菜名上费尽心思,有的保持了原汁原味的菜名,有的则别有意味,如荷塘月色、春暖花开等极富诗意的菜名。
家的味道总关情
将胡豆炒好后装进碗里,加入泡菜水、白糖、蒜蓉,“调味的比例要适当,盖子一定要盖严实,等上一个小时,香喷喷的酸爽胡豆就做好了”,来自烹饪学院的乔岳飞对奶奶的独家秘制“酸爽胡豆”记忆深刻。
儿时与奶奶一同生活的他,每到蚕豆收货的季节就格外开心,他总是乖乖地守在灶台旁边,眼巴巴地看着奶奶把胡豆炒好、调味、浸泡,然后饱餐一顿。“如今奶奶虽然离我而去,但是这个菜的味道让我觉得她一直陪着我”,乔岳飞的这道菜饱含家的温情。
与齐岳飞一样,来自四川的杨燕童年的记忆同样家的味道锁定。
豆腐被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装入容器沥水。加素油烧热葱姜等,炒出香味,放豆瓣辣酱,炒出红油,豆腐下锅,烧开后用湿淀粉勾芡,作为四川代表队的主力,杨燕正忙乎着。她对外婆妙手下的“麻婆豆腐”至今回味无穷,“这道菜不仅代表这对外婆的爱,更是希望这道四川传统菜能够充分展家乡地域特色”。
“菜的刀工、口味、色泽、创意都很强,同学们能在学习之余做出这样好的菜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不仅是一种兴趣爱好,更是热爱家乡,体现民族特色的表现。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可以有效地增进同学们间的友好感情”,校团委江雯老师在品尝了学生的手艺之后说。
http://inews.cjn.cn/xyxw/201305/t2272588.htm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