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美好的
唐代酒诗人创造性的酒诗意象和意境
至今仍然是难以超越的
10月28日18:30—20:30晚
江南大学赵建军教授为我们讲述了
唐代的酒诗意象和意境
下面,就让我们
给唐代酒诗意象、意境
做一次愉快的巡礼吧~
主讲人:赵建军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院学术分委会主席,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从事美学研究3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学史、美学范畴理论和佛教美学、文艺理论等。代表著作有《中国饮食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美学范畴史》、《中国艺术结构论》、等,在《光明日报》《文史哲》《复旦学报》《四川大学学报》等发表论文12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光明日报、文汇报等转载、转摘10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级课题2项。
01
酒人、诗人形象的悖异
1.唐代诗酒结合紧密,酒宴形式繁多。
2.诗人作为酒人,与生活中的形象十分悖异。诗人之狂之醉,是饮酒饮到火候的证明。诗人能饮能醉,也是风流倜傥的一个标志。酒人形象倘无才情掩护,醉后形态狂悖丑陋,则为世人所不耻。
唐代诗人的酒诗,没有把日常状态与饮酒状态的间限明确分开,他们有人甚至把两者完全混同,很多诗人几乎天天饮酒,写了大量的酒诗,创造造了绚丽多姿的诗歌意象和意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奇葩瑰宝。
02
唐代酒诗意象的演变
1.初唐至盛唐:以器物、山野、田园、农事和个人求道、志气为结点,渲染、衬托自然与人性的纯净美好。意象之美是一种典型美,审美个性和普遍性统一。意象个性是主体“意为”的产物,“妙思”“绝想”“跳脱之念”“意外之悟”“菩提灌顶”,都生成主体的意象美。
2.盛唐至中唐:创造出主观化的意象美,立意独特,表现方式多样。
03
酒境、诗境与意境
意境,往往指极有深度的诗境和酒境,酒诗意境的生命、精神质量,对于酒诗的审美趋向和存在本质,有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揭示。
唐代酒诗意境与诗歌意境的发展是同步的。在酒诗主体性自我“意为”的建构性创造下,伴随着诗构成中“境象”成分的增加,酒诗意境在盛唐至中唐时期出现了。
意境是诗歌旧传统终结之际适时涌现的新形式,是中唐至晚唐诗歌高级发展的典型形式。
唐代酒诗意境大体为如下四种:第一种,清寂而明净的禅心意境;第二种,巧妙而空灵的人生悟境作为意境;第三种,朦胧幽寂的情怀作为意境;第四种,主观象征的浪漫意境。
唐代酒诗意象、意境
是酒文化的深层表现形态
是酒文化与文学融合趋于成熟的反映
酒诗意象、意境的细化、深化
具有联璧之美
诗酒的审美化、形式化推进和不断完善
对提升中国文化的心性智慧
辐射其他文化形态以灵动、饱满的意蕴
起到不可替代、也不可低估的作用
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是能滋养一个人的精神和人格的
读诗学诗会让我们感染古人的气质与风骨
能给我们注入力量
相信大家在听完教授的讲解后
也一定是收获满满吧!